25日廣東高考放榜后,有坊間傳言引發了不少江門學子的“羨慕嫉妒恨”,該傳言稱:恩平考生考上重本線,人人都有錢獎勵。記者昨日從恩平市教育局核實了解到,坊間傳言的“獎勵”并非完全失實,而該“獎池”是由當地企業提供,而并非政府部門為主導對象。記者通過恩平市教育局獲取了恩平某企業與恩平市教育局協商的高考獎勵金實施方案,根據方案,該企業拿出專項資金專獎優秀考生,而獎勵順序則是:先優先獎勵“狀元”,其次是“985工程”大學錄取生,再是“211工程”大學錄取生,最后才是“重本線”入圍生。高考狀元獲獎1套房,預估價或超50萬。(6月30日《廣州日報》)
對恩平企業的獎勵方案,說什么的都有。一種聲音挺難聽:恩平企業的獎勵方案是“錦上添花”,讓狀元成了“暴發戶”,應當關心扶助那些“掉隊”了的學子才對;企業贊助“狀元房”,也是一種等價交換……在一些企業已經沒有“道德血液”時,恩平企業還肯拿出辛苦掙來的錢獎勵當地出類拔萃的學子們,是有社會責任與擔當的表現,應當給予他們點贊而不是挖苦指責。平心而論,現在這樣的企業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應當大力倡導才對。從傳遞正能量的角度看,重獎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會形成激勵上進的效應,客觀上,只能激勵出更多出類拔萃者摘取高考的桂冠,為國家名校輸送優秀的生源,這有什么不對?!尊師重教,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如果都在喊,誰都做看客,能有你追我趕、爭當一流的可喜局面嗎?
企業不是教育部門,能獎勵贊助學子們就是好的,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普降甘霖”,去“撒芝麻鹽”,企業也撒不起。企業把自己的錢獎勵給誰,誰都無可厚非。要求企業把大把的錢用于解決所有“掉隊”的學子,用于改變一個地區教育的劣勢,是否要求太苛刻了?!這種要求無疑于用所謂公平去綁架企業,不把企業弄“黃了”才怪呢!只能讓企業知難而退!須知,優化平衡配置教育資源,那是教育部門的事,與企業無干。
有人認為:企業獎勵出類拔萃的考生,對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不敢茍同這種看法。這幾年,教育主管部門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包括高考改革,劍指應試教育,其成果有目共睹。當然,包括高考改革在內的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要看到。認為企業獎勵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是對應試教育推波助瀾,是對這幾年教育部門改革努力及成果的武斷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