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網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了中國股市局勢,他還贊同中國領導層冷靜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普京在上合組織峰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同意中方的觀點,近期行情出現跌勢,但據最新的數據,又發生了小幅回升。這很正常。我認為,中國以前是,今后也依然將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7月10日中新網)
10日,在俄羅斯烏法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團結互助 共迎挑戰 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實現新跨越》的講話,就“如何在新起點上推動上合組織實現新跨越”提出5點主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是在未來幾年,推動建成4000公里鐵路、超過10000公里公路,基本形成區域內互聯互通格局。要推動在成員國建立合作園區,開展聯合生產,不斷深化產能合作。加強能源、農業合作,加快推動環保信息平臺建設,實施好“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促進歐亞地區平衡發展。
中國有句俗話:“要致富,先修路”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倡導國,依托國內高鐵產業的成熟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雄厚資本實力,明確提出4000公里鐵路的建設規劃。意在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交通互聯,促進經濟互融。這的確振奮人心,同時也是俄羅斯等上合各國密切關注的經濟合作項目。
4000公里鐵路、10000公里公路,要實現如此大手筆的宏偉目標,需要源源不斷的注入巨額資金作為動力。三百六十行,金融是領頭羊,中國股市就是中國金融的晴雨表。普京作為上合組織的重要領導人,百忙之中,密切關注中國股市,與習近平總書記討論近期中國股市局勢。其背后是對金融安全的感同身受,也是對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殷切關心。
自6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下跌超過30%。一部分聲音支持股市的下跌應由市場解決,不需要國家干預,這種論調可謂大錯特錯。當一個國家的股市出現非理性的暴跌時,必要的國家干預是必須的,不能放任股市崩盤,進而損害實體經濟。當年,日本、韓國的金融危機,引發一系列經濟衰退,國民財富大幅縮水,經濟一蹶不振若干年。
如果中國股市出現類似情況 ,不僅關系到國內經濟和老百姓的生活,對“一帶一路”建設也是重大打擊。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時,美國政府義無反顧地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此次,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救市”措施是正確合理的,不僅必須,而且必要。截止7月10日,中國股市止跌回升,國家救市初步告捷。其中,“一帶一路”概念中鐵路建設板塊的股票受到國家隊資金的青睞。
這次“救市”,使國內投資者信心“回暖”。遠在千里之外的普京,在股市“雨過天晴”后,言語中對中國經濟充滿期望。中國政府的冷靜應對,讓中國這輛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顛簸之后,依然穩步前行。